
刚拿到157个国家点头支持,巴勒斯坦扭头就敲了金砖的门,这一敲,美国和以色列的心头像是被重重锤了一下。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递个申请书那么简单,背后那盘棋,牵扯的是整个中东的神经,也是全球力量格局的一次不大不小的晃动。
说实话,那157个国家的承认,听起来确实风光,连英法这种向来跟以色列走得近的都松了口。可这对巴勒斯坦来说,更像是一张画在纸上的饼,好看,但不顶饿。以色列的炸弹照样在加沙落下,美国在联合国的一票否决权,也依然是悬在巴勒斯坦头顶的一把利剑。所谓的“政治胜利”,换不来医院的重建,也止不住约旦河西岸的土地被一点点蚕食。
经济上的窘境就更现实了。2023年全年GDP才188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甚至比不上我们国家江苏昆山一个县级市的经济体量。当地人要么种点橄榄,要么做点手工地毯,大部分人的生计,还得指望联合国的援助。这种“有名无实”的处境,再不找个新出路,别说建国了,连生存空间都成问题。
就在这个当口,金砖成了一根看得见摸得着的“救命稻草”。这里跟西方那些俱乐部不一样,不看美国的脸色行事,是“全球南方”国家自己家的院子。更关键的是,金砖的《喀山宣言》里白纸黑字写着“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这比西方那些模棱两可的漂亮话实在多了。对巴勒斯坦来说,这不仅是找个能替自己说话的靠山,更是想解决实实在在的吃饭问题。
金砖的新开发银行,能提供西方给不了的低息贷款。加沙被炸毁的公路、医院、学校,都需要钱来修。金砖成员国庞大的市场,也可能为巴勒斯坦的橄榄油和手工艺品打开销路。政治上有个身份,经济上能喘口气,这笔账,巴勒斯坦算得很清楚。
不过,金砖的门槛也不低。它有自己的规矩,所有成员国必须一致同意才行。巴勒斯坦内部,法塔赫和哈马斯还没能拧成一股绳,这种政治上的不确定性,是金砖不得不考虑的。更别提那点经济体量,连印度提出的4000亿美元参考线的零头都不到,进来之后能扮演什么角色?总不能一直当个需要输血的成员吧。
而且时机也有些微妙。金砖刚刚完成一轮大扩员,正忙着内部磨合,2024年的峰会已经明确了,暂时不接纳新成员,而是设了个“伙伴国”的过渡身份。巴勒斯坦这时候递申请,多少有点“赶巧不赶趟”。
中国的回应就显得特别有水平。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9月26日的记者会上说,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到金砖合作中来”。“志同道合”四个字,先定了调,认同你的立场。但用的是“参与合作”,而不是“支持加入”,既给了巴勒斯坦面子,也守住了金砖现阶段的规矩,没让其他成员国为难。最后那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是意味深长,像是在隔空对美以喊话。
美国国务院那边立马就有了反应,说什么“要关注金砖扩员对地区稳定的潜在影响”,话里话外都是怕自己的地盘被撬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直接,公开反对任何提升巴勒斯坦国际地位的动作。他们怕的,是巴勒斯坦有了靠山之后,自己再想动手就没那么随心所欲了。
真正让美以睡不着觉的,其实是那种“连锁反应”。如果巴勒斯坦的申请有了进展,会不会有更多的中东国家向金砖靠拢?到时候,金砖在中东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美国想通过制裁、施压来控制中东的传统手段,可能就要失灵了。这才是他们最担心的局面。
当然,短期内巴勒斯坦想成为正式成员,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路径是,先成为“对话伙伴”,参与一些人道主义援助、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等内部政局稳定了,经济有所起色,再考虑升级成“观察员”。但无论如何,这步棋巴勒斯坦已经走对了。
这事儿成不成,或许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当巴勒斯坦这样的角色都敢换张桌子玩的时候,说明原来那个牌局的主人,快要镇不住场子了。你说呢?
可靠的配资门户,国内前十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