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曲顺通讯员 李建波 青岛报道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计算机前沿理论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高等教育日新月异。教育强国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加强计算机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系统地给出各专业类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与核心课程体系建议。2021年ACM和IEEE-CS联合发布《Computing Curricula 2020》,为全球计算教育提供全面的指导框架。
地方本科高校是计算机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柱,占全国本科高校的90%以上,承担着计算机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主体任务;但却普遍存在“学科专业与平台资源不健全、发展规划不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协同、本研培养不贯通”“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瓶颈多、学院建设成效弱”等问题。如何建设改革教育教学体系,以培养符合国家需求与产业发展的计算机创新人才、推动计算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国家标准指导与国际规范引导下,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聚焦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与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历经15年持续探索实践,创造性构建了全要素集成的“一核心三关键五支点”教育教学体系,递进式推进了全过程推进的“目标引领、平台支撑、本研贯通”的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性打造了全主体协作的“分类发展、螺旋递进、师生协同”的卓越发展共同体,为地方高校推进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可靠的配资门户,国内前十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